(通讯员 李陆喜)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深化对教材核心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与育人实效,2025年9月2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与纲要”教研室在1102会议室组织召开《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二次集体备课会。本次备课会由罗铭璇老师主讲,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
罗铭璇老师首先结合当代大学生成长特点,以“MBTI性格测试”导入专题内容,从理论逻辑梳理、案例素材筛选、课堂互动设计三个关键维度系统梳理了《专题一青春人生与理想信念》的主要内容,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与实施路径,通过鲜活的时代案例、经典的理论论述,生动阐释了人生价值观、理想信念对青年人生方向的引领作用。罗铭璇老师着重强调了“案例式教学”,通过一案到底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特别是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还要贴近时事热点,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交流研讨环节,与会教师围绕罗铭璇老师的教学设计展开热烈讨论。冯菲老师表示,在选取案例教学时,要选取符合知识点且不容置疑的经典案例,从而更好的进行教学论证。陈宝兴老师和涂婷老师也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聚焦“如何让理想信念教育更贴近学生生活”“怎样平衡理论深度与课堂趣味性”等内容进行讲解,从而增强教学的贴近性与感染力。经过充分研讨,全体教师进一步统一了教学思路,明确了教学重点,为后续课程的高效开展凝聚了共识。
此次集体备课会不仅为“德法与纲要”教研室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有效推动了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与教学方法的创新。教研室全体教师表示,将以此次备课会为契机,持续打磨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切实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在青春奋斗中坚定理想、勇担使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