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梦茹)为持续精进课程教学质量,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深度解析与教学转化,2025年10月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与概论”教研室精心组织开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第二次集体磨课会。此次会议聚焦“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这一核心教学板块,由潘慧苗老师进行教学展示,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观摩研讨,共谋教学优化路径。
磨课过程中,潘慧苗老师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为主线,结合社会实践案例展开教学展示。李纪明老师首先提出专业意见,强调教学内容需紧扣教材框架,指出哲学启示部分的逻辑顺序需调整,应先明确理论内涵再延伸现实指导意义。他还特别指出,矛盾的对抗性与非对抗性是性质划分而非形式差异,对抗性矛盾的本质是根本利益冲突,必须通过激烈外部形式解决。针对案例选用,李纪明提醒教师避免使用模糊或易引发歧义的素材,确保理论阐释的权威性。
张桂芳老师则从理论建构维度切入,运用生动形象的案例阐释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为青年教师厘清二者的转化机理与协同作用提供了清晰认知框架。俞娜老师立足教学实践,选取典型案例展开剖析,针对授课环节中案例与理论衔接的疏漏提出优化建议,强调案例选择需精准服务于核心理论阐释。
会议尾声,教研室主任孟凡明老师总结指出,本次磨课会实现了“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双重提升。他强调,集体备课是保障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要求全体教师以“问题导向”优化教学设计,既要守正创新、尊重教材体系,又要贴近学生认知规律,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此次研讨为打造高质量思政课堂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