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网媒联合党支部 (记者:胡玲 骆婷婷)2025年10月9日12:10,文法学院广告网媒联合学生党支部在综合楼209召开了主题为“弘扬中国精神,勇担时代重任”的三会一课,本次会议由胡玲同志主持。今天的会议,主持人从“中国精神的源与流”、“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撑”、“担当重任的实践路径”、“凝聚磅礴的青春力量”这四个方面与大家展开交流讨论。
现场图片
中国精神是镌刻在民族基因里的力量密码,贯穿历史长河且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从战国屈原“上下求索”的执着、南宋文天祥“留取丹心”的气节,到近代以来红军长征“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坚韧,再到当代“航天人”逐梦星辰的坚守、“抗疫逆行者”冲锋在前的无畏,中国精神始终是支撑民族跨越难关、奋勇向前的脊梁。新时代语境下,这种精神更具象化为张桂梅扎根大山点亮女孩梦想的奉献、王传超团队用科技追溯中华文明的坚守、基层干部李春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干——它从不局限于惊天动地的壮举,更多藏在普通人“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日常里,成为滋养心灵、指引方向的精神养分。
勇担时代重任,是对中国精神最生动的传承与践行。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科技突破、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任务,需要每一个社会角色将“责任”转化为具体行动。并非只有站在聚光灯下的人才能担当重任,社区工作者耐心调解邻里矛盾、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反复攻坚、教师用心培育每一位学生、青年志愿者参与公益服务……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都是在以实际行动扛起时代赋予的责任。正如老旧小区改造中,每一位参与政策宣传、意见收集的工作者,都在通过点滴努力推动社区变好,这恰恰印证了“重任”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融入日常、始于足下的坚守,是每个人立足岗位、做好分内事的自觉。
面向未来,传承中国精神、担当时代重任,需要明确方向与路径。一方面,应主动从党史、新中国史、红色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理解“自强不息、团结协作、爱国奉献”的深层内涵,让精神真正内化于心,成为思考问题、面对挑战的价值准则;另一方面,要敢于将精神力量转化为实践行动,在工作中主动承担复杂任务、在学习中深入钻研难题、在生活中积极传递正能量,不畏惧困难、不回避责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
中国精神如明灯,照亮民族前行的道路;时代重任如号角,召唤每一个人奋力奔跑。当更多人将精神传承融入日常、把责任担当落到实处,便能汇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让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奋斗篇章。
文字:胡玲
摄影:骆婷婷
责任编辑:彭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