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学院讯 近日,广告学专业建设中西部论坛暨中南民族大学广告学专业创办30周年庆活动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湖北省四个广告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联合发起,其中中南民族大学广告学专业主办,我校广告学专业与武汉大学广告学专业、湖北大学广告学专业协办,以“数字时代广告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为主题,集聚了来自北上广深与中西部30余所高校的50余位专家学者共研专业发展问题。文法学院院长张金海教授、常务副院长林翔教授受邀出席并在主论坛做主旨演讲,反响热烈。
图1:广告学专业建设中西部论坛专家学者合影
文法学院院长张金海教授演讲的主题是“式微·分化与重振:广告教育可预见的未来发展”。张金海教授作为全国广告学专业的开创者之一,以更深邃的洞察力审视广告学专业在新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受外部环境和技术颠覆的影响,广告学本科专业在发展规模上遭遇挑战,分化现象趋于明显,广告学本科教育将向985、211高校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集中,广告学本科教育将承担起较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任务,广告学本科教育应不断适应智能技术的演进路径,从“认知-理解”走向“决策-生成”,只要有庞大的产业依托,中国广告教育就具有不可比拟的发展基础,“广告不灭,经典永存”。
图2:文法学院院长张金海教授做主旨演讲
最后,张金海教授指出,中西部广告教育与广告学者,在中国广告学教育的发展建设中,应有更多的交流,应有更大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应与东部和其他地区的广告教育与广告学者共同担负起重振中国广告教育的历史责任。
图3:文法学院院长张金海教授做主旨演讲
文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林翔教授则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广告从业人员的影响角度,探讨了广告学专业本科教育未来发展问题。林翔教授基于行业发展现状,从应用AIGC实际情况和使用态度两个维度对从业人员进行了问卷访谈,在实际调查中取得AIGC在广告行业使用的真实情况,分析广告从业人员对AI工具的使用体验、以及对待AI工具的态度,并分析使用与态度之间的关系,获知AIGC的发展对广告创意工作的实际影响,藉此判断未来广告行业就业的变化趋势。
图4:文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林翔教授做主旨演讲
林翔教授指出,AIGC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争议性,从业人员和AIGC技术之间的关系呈现悖论现象,即AIGC工具的普及性与应用场景的集中性,使用效率与效率感知满意程度的错位性,以及技能对不同岗位的要求的落差性;同时指出,“AIGC生成内容”的法律问题也不容忽视,如版权问题、“幻觉”造假问题等。最后,林翔教授从“个体—企业—行业”三个层面给出启示与建议。该调研成果将有效指导未来“十五五”期间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造与升级。
图5:文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林翔教授做主旨演讲
广告学专业作为我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之一,在建设期间,得到其他广告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高校的关注,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深圳大学等,2023年-2025年展开专业建设互访20多场次。与武汉大学、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高校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本次作为论坛的协办单位,再一次凸显了我校广告学专业的专业地位和影响力。
除中西部专家学者外,应邀出席并做主旨演讲的来自北上广深的专家学者有: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与品牌学院院长赵新利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殿元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段淳林教授,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黄玉波教授。
文字、图片:王文星
审核:林翔
责任编辑:陈星池